小嘴含住蘑菇头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正文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版)
2021-07-13 08:49:25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术型)

学科代码:081100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热爱祖国、身心健康,掌握控制系统中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利用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知识传授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逐渐在轻工自动化和信息化领域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形成特色。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诚实守信,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掌握本学科中关于控制理论、先进控制系统与技术、工业控制、信息获取与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系统建模与仿真等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控制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与技术开发、解决实际工程控制问题的能力。

3.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具有较好的外语阅读和写作等能力,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专业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

二、研究方向

1. 轻化工过程控制理论与技术

以工程、经济和社会等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优化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在各种控制策略和决策下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所能达到的预期动态和静态性能。我校的本培养方向以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着力点,以工业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轻化工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为重点,已形成了复杂过程系统的控制与优化、复杂运动系统的控制与优化、先进控制策略及行业应用等三个研究子方向。

2.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控制技术

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各种最新的人工智能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对各种信息的处理、挖掘、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和优化人工智能系统,以实现和拓展更高级的技术性能。我校的本培养方向以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以及机器人控制技术为着力点,已形成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及应用技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等两个研究子方向。

3. 先进传感测量技术及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

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力学、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与仪器仪表、计量学、智能理论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控制系统中对象、环境、过程的信息获取、转换、传递和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信息基础和保障。我校的本培养方向以先进测量技术和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为着力点,已形成了软测量技术与虚拟仪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行业应用两个研究子方向。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四、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学术水平较高并在研究工作中有成就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担任导师。坚持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从制定培养计划、论文选题、科学研究、撰写论文到学位论文答辩均由导师具体负责指导。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3.研究生入学后第1学年完成文化课学习,修完为获得学术型工学硕士学位要求的全部学分;在第3学期进入课题研究,完成开题;第2学年完成中期考核等培养环节;第3学年及以后时间的主要任务是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毕业做准备;

4.实践环节为各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内容主要为科研和教学实践,必须按要求完成,不计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4个模块构成;

2.实行学分制,要求至少修满32学分(课程),学位课16学分;所有课程考试60分以上合格,即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自导师科研项目或自选项目;

2.论文内容应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科学研究上,研究课题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具体要求如下: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和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应有创新点;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3. 论文的工作程序至少应包括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过程。其中,论文自开题后的实际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4.论文应有3位专家评阅,评阅专家的选定在参照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文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小嘴含住蘑菇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规定》执行;

5.答辩委员会由57位专家组成,答辩专家的选定在参照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文件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小嘴含住蘑菇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规定》执行。

七、学术成果要求

研究生在答辩前(430日前或1031日前),应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一定学术成果,成果具体要求见《小嘴含住蘑菇头硕士研究生参加硕士学位答辩学术成果要求》,否则不允许进行论文送审。

研究生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认定及其与课题的相关性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界定,研究生院负责监审。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陕西科技大学,且要求申请人为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为第二作者。

八、编写成员

组长:汤伟

组员:党宏社、亢洁、李光明、李艳、马毅超、张开生、郑恩让、周强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学术型)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

学位课


公共

必修课

S2000001

英语综合

80

2.5

12

文理学院

可申请免修

S2000002

英语听说

64

1.5

12

文理学院

外教授课

S2000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1

马院


S2000004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

18

1

1

马院


专业必修课

S2006007

线性系统理论

48

3

1

电控学院

至少9学分。

S2006008

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

32

2

1

电控学院

S2009135

矩阵论

32

2

1

文理学院

S2009136

计算方法与建模

32

2

1

文理学院

S2006011

科技论文写作

16

1

1

电控学院

必修

公共

选修课

S2000101

科技道德与学术规范

16

1

2

马院

必修

S2000102

中国传统文化

32

2

2

马院


S2000103

文献检索

16

1

2

图书馆

S2000104

分项体育

16

1

1

体育部

S2000105

人文主义与当代生活(专题)

32

2

2

设艺学院

S2000106

艺术欣赏

16

1

2

设艺学院

S2000107

第二外语(法语)

32

2

2

文理学院

S2000108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6

1

2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S2000109

中国传统哲学与心理化育

16

1

1

文理学院

S2000110

数学软件与建模

32

2

2

文理学院

专业选修课

S2006101

工业过程高级控制

32

2

1

电控学院

一般为32学时,2学分。

S2006102

自适应控制理论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03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04

最优控制与群体智能算法

32

2

1

电控学院

S2006105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06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07

机器人控制技术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08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09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32

2

2

电控学院

S2006110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及应用

32

2

2

电控学院

S2016120

数字图像处理

32

2

2

电智学院

必修环节

Seminar讲座

5





听学术报告

10









关闭